close
端午來源於“夏至節” 山西吃粽子和介子推、常遇春有關
山西民俗學者聶元龍說,古代,處於盛夏時節的黃土高原容易滋生各種疾病,控制不住勢頭的時候,人們心裡便有一種極大的恐慌,加之醫學不發達,古人用當時的知識和經驗解決不瞭這些問題,便認為是邪祟在作怪。為瞭驅邪,便想盡各種辦法進行對抗,有時候湊巧也有些效果,於是被一直沿用下來,並約定俗成,就有瞭現在山西民間豐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動。
端午和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有關。《後漢書·禮儀志》說,漢代五月五日的風俗來源於夏、商、周時的夏至節。有史料記載,“端午節是被看成惡月惡日來對待的。隨著社會的發展,山西將五月五日定為春秋時晉國名臣介於推的紀念日。《鄴中記》《琴操》中都有記述。南北朝以後,由於民族遷移和風俗的融化,介子推的紀念日期固定在寒食節,並被全國人民所認同。而荊楚地區五月五日紀念屈原的說法在全國范圍內占據瞭正統地位。但明、清以後,晉北地區又創立瞭端午節是紀念明初大將軍常遇春之母的說法。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親為進京趕考舉子,母親是雌性白色人熊。父被母強擄山洞,成婚生子。後來其父攜幼年的常遇春逃離山洞,母親悲痛投江而死。常遇春成人後,於五月端午節投粽子於江以祭母。”這個說法顯然是脫胎於紀念屈原之說的版本,卻體現瞭兒不嫌母醜、後輩兒女對先人不忘盡孝之禮的傳統思想。
粽子,在宮廷和民間都風靡得很
端午,最重要的習俗是吃粽子。這個習俗最遲在兩千年前的漢朝就有瞭。當時管粽子叫角黍,漢代民俗著作《風俗通》說:民間在端午日的前一天,用菰蘆葉(一種蘆葦葉)包裹黍米,以淳濃灰汁煮熟後晾涼,在端午這天吃。粽子是一種時令食物,老百姓有“食過五月粽,寒衣收入櫃”“未食五月粽,寒衣不敢送”的說法,意思是說粽子的出現標志著夏季來臨,是一年生活轉折點的信號。在五月仲夏降臨之際,吃這種米做的涼食,其色、味、香都別具特色,用草木灰濃汁煮熟或浸泡過的粽子,吃後能清熱降火,胃腸舒適,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。
聶元龍說,唐代的時候,端午習俗在宮廷中很受歡迎,粽子也受到特別的重視。《文昌雜錄》說:“唐時五日,有百索粽,又有九子粽。”唐玄宗寫的《端午三殿宴群臣》的詩中就有“穴枕通靈氣,長絲續命人,四時花競巧,九子粽爭新”的句子。據說,“百索粽”還是唐代皇帝賞賜臣下的節令食品。
宮廷端午吃粽子,老百姓吃什麼呢?當然也是粽子瞭。宮廷的推波助瀾促進瞭民間端午吃粽子的風俗習慣。許多流傳下來的詩畫作品都有吃粽子的情景。光吃粽子還不過癮,吃吃喝喝中間玩點什麼?龍舟競渡娛樂項目大行其道。唐朝全盛時期,經濟繁榮,文化休閑自然很鼎盛,這時的龍舟競渡之風受到上層社會的歡迎。簫管奏鳴古老的祭祀樂章,船夫唱起高亢激昂的船歌,當時郡縣村社每年端午競渡時,由官府賞給獎品,如奪得錦標者,還加賞銀碗一雙,稱之為“打標”。此俗一直延續到五代。當然每年這樣大規模的競渡比賽,勢必影響到農時與生產,也逐漸遭到一些人的反對。
宋代以後,端午許多風俗有瞭新變化,粽子的種類隨之也多起來,市面上常見的有角粽、錐粽、茭粽、筒粽、秤錘粽、團粽、九子粽等。粽子的餡也由純米餡向夾棗、夾豆、夾糖果等種類發展。南宋《乾淳歲時記》中還有“糖蜜巧粽”的記載。
明清時期,北方端午吃粽子的風俗比唐宋還風靡,遠遠勝過南方。拿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來說,當時流行的粽子主要是棗粽和什麼都不包的涼粽(俗稱涼糕)。糕點鋪的粽子比較講究,有豆沙、棗泥、奶油甚至臘肉、火腿等。除瞭粽子外,端午節的時令食品還有五毒餅、玫瑰餅和藤蘿餅等。五毒餅是一種桃酥式的糕點,用模子鑄成蜈蚣、蠍子、蜘蛛等動物圖形,很受老百姓歡迎。
現代人能吃上粽子,老西兒是有功勞的
說到粽子,聶元龍強調山西人的創造功不可沒。漢代末期,山西寒食節的風俗異軍突起,影響很廣。民間為紀念晉國介子推而舉行禁火寒食,用菰蘆葉包上黍米煮熟,在寒食期間吃。粽子包好瞭,保存也是一門學問。那時沒有冰箱、冷櫃,就從深井裡打上來清涼的井水,用來浸泡粽子,既能長時間不壞,又能保持色、香、味俱佳。晉中一帶還創制瞭一種類似粽子的涼糕,在籠屜上鋪墊一層蘆葉,上面鋪一層黍米,再鋪一層紅棗、豇豆泥和玫瑰絲,然後再鋪一層黍米,蒸熟後,等涼瞭切成菱形塊狀,吃起來與粽子的味道一樣可口。時至今日,端午吃粽子和涼糕的習俗仍然在山西的很多地方流行。
山西的粽子大多用黍米做餡,佐以紅棗,外包蘆葉,吃時拌糖。各縣流行的粽子略有不同,有豆類、麥類以及江米為餡的;佐料有柿餅、栗子、果脯、肉類的等等;粽子的外形有角形、錐形和筒形等。晉北民間包粽子,浸米時水裡要放些艾葉;晉南民間則要將一部分粽子用五色線捆繞,用意是辟邪。五月初,正是晉南收打小麥和晉北夏鋤大忙季節,勞動歸來,渾身燥熱,從涼水中撈幾個粽子吃,解渴、充饑、打涼、下火。政府補助企業
本報記者 郭志英
延伸閱讀
端午,各地習俗大不同
飲雄黃酒,是山西民間端午節的重要習俗。其來歷與吃粽子有相似之處,主要用於防病和祛毒。中藥典籍記載,“五月五日飲菖蒲、雄黃酒,可除百疾而禁百蟲”。雄黃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解毒、殺菌、辟邪之功效。菖蒲,也為藥材,有鎮靜、安神之功能,並具芳香氣味,可做香料。端午節以前,民間要用菖蒲根和雄黃泡酒,曝曬在太陽下面,以備節日飲用。山西民間有“喝瞭雄黃酒、百病遠遠丟”的諺語。節日期間,成年人除飲雄黃酒外,還要在七竅之處塗抹一點。小孩子不飲酒,做母親的則要用筷子蘸酒,點在孩子的耳、鼻及肚臍等處。歷代相傳,說是可以辟瘟和驅除蛇、蠍、蜈蚣、蚰蜒等蟲害。另外,在宅院中還有“端午到、插艾蒿”的習俗。
端午節辟邪表現在傢人安全方面,小孩子一直是重點保護對象,民間傳有“端午到,戴香包”的說法。當母親的要在節前用碎佈做成禽獸、花卉等各種形狀的小包,內裝雄黃、蒼術、香薷等中藥材及香料,稱為香包,佩戴在孩子身上。男孩多為老虎、獅子之類,女孩多為花卉鳥類。傳說可以防止病毒入身。
對於不會走路的小娃娃,當母親的要抱到老年人的傢裡睡上一會兒,稱作 “躲午”。傢庭其他成員,則是人人耳朵上戴一小枝艾蒿。女人是將艾枝插在頭上或綰在辮梢上,還要用鳳仙花染紅指甲。鄉寧等地端午節,特別講究在太陽出山以前,從河裡提回一桶潔凈的水,浸以艾葉,以供全傢人洗手洗臉,據說可以辟邪驅毒。萬榮等地在日出之前,上山或到田間采集枸杞、果木、車前子、茶葉等。經七蒸七曬後陰幹,稱為“百葉茶”。晉北一些地方,習慣端午節前置買一面新鏡子,節日試新,全傢人都照一照。
端午節前,晉南地區舊俗要逮回一隻蛤蟆保存。端午節當日把墨錠塞進蛤蟆腹內,陰幹,稱為“蛤蟆墨錠”。傳說可以塗抹腫毒,有清熱、解毒之功效。故民間有“疥蛤蟆躲端午”的說法。青年創業補助計畫
在一些地方,端午節還要趕廟會。壽陽縣歷史上有九大社團,舉辦陽坡廟會。講究頗多,規模盛大。繁峙縣五月初五日在傳統玄帝廟上唱戲。
雁北地區的陽高縣,在端午節有逛城墻的風俗習慣,當地稱為“竄城墻”。
(原標題:漢朝時,山西人就吃上粽子瞭)
本文來源:山西新聞網-山西晚報
責任編輯citd:王曉易_NE0011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